寶雞網站建設公司
未來5年互聯網創新十大展望
時間:2015-08-18 16:59
次來源:未知
“互聯網預言帝”凱文?凱利提醒我們:“你必須要經常去相信不可能,屬于20年后的最偉大的產品還沒有被發明!”基于互聯網新技術與產業新模式的大膽思考,未來5年的創新將包括:
1)人機數一體:萬物智能化、人類機器化,智能終端是人類在物理世界的增強器官,也是通往互聯網世界的“蟲洞”,而數據是人類在比特世界的生命載體與表現形式,人類自身與智能設備(手機、穿戴式設備、傳感器等)、在線數據正在加速融合,線上數據、服務將通過智能終端融入人、物體,例如有多少人的智能手環是日以繼夜一直“長”在身上,糖尿病患者通過佩戴的智能隱形眼鏡測量血糖等健康指標,將NFC芯片埋入表層皮膚下面以實現近場支付等“P2O”(People to Online) 功能。
2)云腦新人類:在人機數一體化融合的過程中,將出現新人類,其生命外延和智慧邊界將依靠“云腦”指數級提升,“云腦”比你自己更理解你的需求和細微變化,每個人(及其他生命體)的數據集(Individual Data Profile,簡稱IDP)將存儲在云中,當然海量數據將對人類的個體生理認知產生“盈余溢出”效應,即超出我們人腦的處理能力,這時智能云腦(Cloud Intelligence)將根據日趨詳細的個人數據,即時發現個性化場景需求,并動態生成“個人服務目錄”,每個人都是VVIP,每個人都能獲得智能助手“大白”為你定制的個人O2O服務門戶(Individual Service Portal,簡稱ISP),例如現在可穿戴式設備、車聯網都在向個人智能助理方向研發。
3)數據驅動服務:簡稱“DDS” (Data Driven Service),即利用你的隱私數據來為你自己定制服務,形成個人“隱私消費閉環”。當前移動互聯網的兩類模式為UGC(User Generate Content用戶產生內容)、PGC(Professor Generate Content專家產生內容),用戶產生的流式內容參差不齊、海量龐雜,不能直接變現,專家人力成本成為規模化發展瓶頸,而DGC(Data Generate Content)則能針對個人特性需求自動化生成內容、甚至匹配服務,這一過程是從“DGC”到“DDS”的轉變,例如“過日子”App根據手機、智能手環的個人體質測試,不斷滾動“用戶健康畫像”,依靠個人數據提供季節節氣中最適合你身體的養生食譜,根據LBS匹配身邊的O2O養生服務。
4)泛化商業:社交商業化,商業社交化,社交1.0以非商業化的情感溝通為主,而社交2.0則是以人與人之間日常發生的利益關系為紐帶,商業與生活的邊界逐漸模糊不清,社交電商、達人營銷、粉絲經濟、共享經濟都是商業與社交融合的開始,在移動互聯網中,全環境感知、全場景服務、全渠道零售讓商業智能無處不在,O2O的商業形態通過統一用戶賬戶合并消費者流量、數據,充分共享線上線下的服務組件,生活服務、電商導購、垂直社區、社交應用等App、H5輕應用、線下門店皆為前臺市場“觸點”,以統一用戶數據為中臺“服務智能”,以電商平臺為后臺“變現引擎”,用戶在場景入口處“一站式”成交,這種泛化商業體系是未來互聯網企業、創客合縱連橫的業態環境。
5)即時滿足vs按需工作:伴隨著電腦出生的80后、90后甚至00后,依靠互聯網的便捷服務,期待能夠隨時隨地獲得所需的任何東西,包括產品、服務、工作、生活,這一趨勢是持續推動O2O發展的源動力,這改變了商業游戲規則,為大眾創造了靈活就業、按需工作的空間,簡而言之,互聯網讓服務型工作機會隨處可見,商業效率因社會化協作顯著提升,移動創業者若能夠在垂直細分領域創建多邊服務平臺、最大化利用社會資源,將會迅速獲得巨大商業價值成功,例如Uber創造的100萬司機伙伴、淘寶網創造的140萬活躍賣家都是自由支配時間的“應需員工”,城市O2O領域的“河貍家”通過對接社會上分散的美甲師與女性消費者而快速崛起。
6)物聯網+:在“互聯網+”、“移動互聯網+”對產業改造時,“物聯網+”技術與產業創新緊隨其后,據IDC預測“未來五年內,所有行業都將推出物聯網舉措”,物聯網將從縱向專業化向橫向多樣化普及,其中智慧城市將成為領先物聯網技術的綜合應用空間,預計到2018年將有超過25%的政府開支用于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的部署管理;另一方面,“物聯網+”與發跡于消費互聯網的“移動互聯網”不同,將從消費者端、產業端同時推進,政府、企業、個人應學習如何在物聯網基礎設施上創新創業,“軟+硬”才能構筑更深的“護城河”,例如部分母嬰導購App逐漸向智能手環、智能貼紙等家庭服務平臺轉型。
7)數據物質化:移動互聯網初期實現了“原子比特化”,將物理世界轉換為數據化描述,這一過程仍在全面進行中,但逆向的“比特原子化”正在興起,用數據刻畫、生產物質,正是目前C2B柔性制造、3D打印、工業互聯網的主要方向,基于此領域的創新商業模式仍存在較大空間。
8)全民創客:DT時代(Data Technology) 是去中心化的,以“我”為核心,對話個體,開放組織,自設計、自開發、自制造、自傳播、自運營、自管理,“我”即是終端消費者,又是商品服務的生產者,從工業時代的“精英創新”模式,轉變為“草根創新”模式,將發明創造從擁有昂貴實驗設備的大學或研究機構,推向開放創業空間,例如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在世界各地發起的Fab Lab(微觀裝配實驗室,Fabrication Laboratory),是一個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個人創新制造環境,在這種小型工廠中沒有任何經驗的學生、上班族、全職主婦可以制造任何產品和工具,此舉引發了世界創客浪潮;受MIT啟發,歐盟發起的“Living Lab”(生活實驗室),立足于本地社區,匯聚政府、科研機構、企業的力量為大眾構建開放創新網絡。
9)平臺+敏捷創新:“平臺+”與“敏捷創新”相輔相成,以面向大眾的開放平臺為核心,匯聚了配套的技術資源、創業型人才、天使投資等公共創業設施服務與孵化配套資源,減免個人創業者與小微企業的創業資金投入,簡化技術復雜度,大幅縮短創業周期,將個人創業門檻降至最低,形成“創新最小閉環”,催生了互聯網開放平臺上繁榮的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生態圈,而獨立創業者則必須“重新發明輪子”并面對巨大的創業風險。“平臺+”的生態圈案例包括美國Google、Apple、Facebook、Amazon的BaaS (后臺即服務,Backend as Service)平臺,國內BAT的移動開放平臺、硬件開放平臺,其中“阿里百川”無線開放平臺將移動互聯網創業者的App創新開發周期從18周縮短至4周。
10)創新協同網:當“大平臺+小前端”成為主流創業模式,創客從基于產業鏈的“線性創新”轉為“網絡創新”,創業變得更輕質、更協同,在一個云端的開放平臺生態圈中,眾多創業小組、個人創客根據手頭任務形成動態合作關系,遵從統一技術標準,對接市場和生產數據,共享應用服務組件,在行業內或跨行業形成創新業務互補,例如蘋果AppStore開發生態圈、淘寶“淘工廠”電商生態圈,都是聚合了海量中小創客、企業的協同力量。